【动脉网】智慧超声行业白皮书
报告首先概述医用超声的基础知识,以及从诊断到治疗的双重应用角色。在此基础上,追溯超声技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凸显国内外里程碑事件。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涌现,推动了医用超声规模的稳步扩大,尤其国内市场增速更为强劲。报告详细梳理了支持超声行业高速成长的政策环境、人口红利、出口市场拓展和资本助力等多重因素。
报告首先概述医用超声的基础知识,以及从诊断到治疗的双重应用角色。在此基础上,追溯超声技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凸显国内外里程碑事件。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涌现,推动了医用超声规模的稳步扩大,尤其国内市场增速更为强劲。报告详细梳理了支持超声行业高速成长的政策环境、人口红利、出口市场拓展和资本助力等多重因素。
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台MRI问世到2020年底,全球已有超过50000台MRI装机并运用到不同领域,全球市场规模2020年达到93.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4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随着各国在MRI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MRI的研究和产业化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系统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医学影像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行业诞生了万东医疗、东软医疗、迈瑞医疗、联 影医疗等行业领军企业。产品上也完成了从X光机到黑白超声、永磁MRI、普通CT机再到64排及以上CT、3.0T MRI、DSA、PET/CT等高端产品的跨越。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国产企业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而在中高端产品领域,进口“GPS”(GE、飞利浦和西门子)等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近年来进口替代在不断提速。而核心零部件方面,包括CT的X线球管、高压发生器、MR超导磁体、DR平板探测器等在内的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但国产企业正在快速追赶。
手术机器人切实解决临床需求,行业处于初期,未来成长空间达数百亿。全球来看,腔镜、骨科手术机器人占据主导,预计到 2026 年,腔镜市场份额达180.1 亿美元,骨科手术机器人达 46.9 亿美元。以达芬奇手术腹腔机器人为例,目前全球装机 5989 台,年收入 43.6 亿美元,扣非后净利润达 10.6 亿美元。我们认为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腔镜和骨科仍是国内手术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和投资领域。
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前景看似乐观,然而医疗成本难以为继,加上有新竞争力量参与,预示了行业未来的格局可能将发生改变。如果当今制造商未能在不断演变的价值链中确立自身地位,则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和被商品化的风险。要保持领先地位就要提供超越设备的价值,解决医疗问题,而非仅仅有所贡献。
2021年7月28日,深圳市财政局发布《2021年度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八类医疗设备批量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采购审批前公示》,拟代22家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统一通过公开征集供应商竞争性谈判方式实施批量采购,采购项目包括MRI、CT、DR、B超、呼吸机、麻醉机、腔镜、监护仪八类医疗设备。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沙利文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独立血液透析中心行业仍将保持约 10.7%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到 2022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6.5 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
内镜应用场景丰富,在消化道疾病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国内消化道癌症高发、患者基数大,而内镜以及镜下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但国内内镜诊断率和开展率仍然较低,发展空间较大。随着微创手术发展不断成熟、叠加分级诊疗带动基层市场内镜诊疗渗透率的提升,内窥镜设备有望持续扩容,我们预测 2023 年国内软镜和硬镜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73.3 亿元和 100 亿元。
医用影像市场空间大,行业壁垒高。2020 年国内医疗影像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 537 亿元,但人均设备保有量距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高端影像设备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创新密集 的行业,设备研发需要具备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因此行业壁垒极高。
X 线影像设备数字化升级是大势所趋。随着技术发展,X 线医疗影像设备从胶片机(采用模拟技术)发展到 CR(计算机 X 线摄像),再到目前全球主流 X 线摄像设备 DR(数字化 X 线摄像),X 线影像设备的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成像速度等技术指标均有大幅提高,欧美成熟市场上存在大量胶片机、CR、CCD-DR 等老旧设备,在 X 线设备的数字化升级大趋势下,存量老旧设备淘汰更新也将创造大量需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