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医疗装备研究院
努力做中国最好的高端医疗器械智库

中国医疗器械凭什么还值得投资?

最近和圈内朋友交流得很多,其中不乏对前景一如既往乐观,认为现阶段对它们来说是更好的机会的;但更多的则是对当下、未来充满了迷茫、不知所措,悲观情绪弥漫。特别是有部分创业企业,因背后有一堆机构股东,在当下搞营销、搞业绩为主题的大背景下,创始人或多或少被投资人“要求”集中全力搞销售、集中全力搞出海,对于已经开始商业化的企业来说,全力冲刺销售没任何毛病,对于创始人来说就需要清晰划分企业各部门职能,创始人和各部门需要战略定力,不可因此而偏废任何一方。

但对于出海战略来看,之前我们也有分析,其是企业长期发展必须且必要的重要一环,但我们发现,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对于这一命题其实是懵懂的,甚至于随波逐流,其起因我个人将其归结为在国内卷不动了、卖不动了,因而当下将目光瞄向暂时没有那么卷的海外,但这其也存在跟风之嫌疑、讲故事之嫌、焦虑之嫌,创始团队对自己企业的整体实力和能力并没有做出最合理且理性的评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在最近几年爆火也来源于此。当企业在制定出海战略时应当对目标国家和地区做长期且深度的调研,产业环境的差异化决定了各国家和地区的出海策略的不同。所谓的高端医疗器械和大设备,因其所依靠的上层建筑条件的严苛,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并不是其目标市场。比如以神经介入手术来看,巴基斯坦等第三世界国家能做这个手术的医院可能也就极少数几家医院,能做这个手术的医生可能也就屈指可数,其可及潜在患者群体是无比巨大,但硬件条件完全没有达到;又比如西方发达国家能做神经介入手术的医院和医生足够,但病患群体相对有限,且当地存在固有的医疗体系,短时间很难破局等。综合来看,中国是全球最优的高端医疗器械和设备应用市场之一,国内各大企业应将做实、做优国内市场当作首要任务,结合自身产品特色,制定更加严谨的战略。华为从海外进攻国内的战略可学,但基本不适用于绝大多数企业。

对比日本医疗器械产业,其在经历了急剧下滑、萧条后,差不多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才恢复元气,在众多细分领域登顶全球,出现一批巨无霸跨国公司。中国这一过程要多久我们暂不得知,但我们的国际环境相较于日本应该更加恶劣,挑战和困难更大。最近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医疗健康企业的各类限制性政策其实就是针对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等的精准打击,其形式严峻,不容乐观。

当然在如此行情之下,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创始人在逐渐回归企业的本质,安心做研发、搞销售,将企业自己造血提到了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特别是一些已经开展商业化的中后期项目,对待资本运作更加谨慎。这对于投资人来说其实是很好的事,历经市场磨练才能成长为更漂亮的果实,唯一不足便是既有股东的投资周期被无形拉长,股东承担的风险压力增大。

那么,说了这么多,为什么国内的医疗器械还值得投资呢?首先,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在确保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保证高质量发展。现阶段医疗器械产业所面临的剧痛正是产业发展转型的必然结果,节省医保开支是现阶段频繁的医疗政策最直接的原因,但在顶层设计的逻辑下,集采、医疗反腐等其实也是历史阶段的必然。医疗器械火热蓬勃发展的过去,整个产业链条里充斥着各类投机性质的利益群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决定着整个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方向,患者在它们眼里就是印钞机,治病救人的优先级在一定程度上往后退了。现阶段的环境有助于厘清整个产业氛围,吓阻同质化竞争的新参与者,让真正有实力的创业企业崭露头角,只不过目前来看这个过程不会短,且对于只擅长抄袭模仿、无深入研发能力的群体来说充满痛苦。但对于长期价值投资来说绝对是益处多多。

其次,从人口基数来看,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4.12亿,依旧为全球第一;全球发达国家人口总数不到10亿,仅美国、日本人口总量分别超亿;而且随着中国人健康意识日益浓烈、健康开支日益增长、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对先进医疗手段的需求日益迫切,整体医疗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需求和供给存在巨大矛盾时,必定会刺激创新的快速发展。在医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医疗效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放眼全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版图,驱动高端医疗器械快速发展,因为仅中国国内市场就足以让各细分领域的优秀参与者登顶成为全球龙头。

其次,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工程师人才,当下愈演愈烈的白热化市场竞争有助于训练优质的高端医疗器械工程师队伍,预计中国高水平的医疗工程师队伍数量在不久的将来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另外随着年轻工程师的涌现,整体的创新能力也将得到显著的改善。大家都在说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已经过去,但是我认为具备深度创新的工程师红利才刚刚开启!

再次,随着中外博弈愈演愈烈,贸易战不断加剧,医疗器械的卡脖子风险逐渐增大。当前中国医疗器械创业者和其他硬科技创业者一样,更加擅长技术的应用,甚至在市场竞争时将应用端的产品打成白菜价(PS:这也是国外竞争者害怕中国人的原因之一,不尊重知识的应有价值);但往往忽视了医疗器械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零部件、关键设备等摸得着的构件自主研发突破,而这才是中国医疗器械长期健康稳健发展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展开原始创新、前沿探索研究。

最后,专注于差异化、真正解决临床痛点的创业团队存在很大的机会。复盘欧美、日本西方国家医疗器械发展路径模式,产业职能分工很明确。正如很多投资人所说,在国内二级市场,每个细分赛道最多存在三四家上市公司就已经足够了,让其成为足够体量的大龙头,在统筹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同时,肩负起与跨国巨头直面PK的重任。因大型企业自身固有且复杂的组织体系,相反不利于进一步的深度创新,因而这一部分职能便交付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主流最终命运便是被各细分领域的龙头所吸收合并。实现多方共赢,医疗长周期的本质属性呼唤耐心资本的出现,风险投资基金不应该追求高利贷的绝对收益,创始团队也不应以浮夸的暴富为创业目标。

涤荡宇宙,回归长期本质,医疗器械仍旧是值得长期投资布局的优质赛道!坚持做难且值得拥有的事!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中国医疗器械凭什么还值得投资?》
文章链接:https://www.qixiezhixin.com/9510.html
本站所有非原创内容均来自转载或分享,仅供学习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来信告知,将立即配合删除。Email:qixiezhongguo@qq.com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