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先和你讨论一下根本的问题——为什么骨科不能只管骨头呢?
弄明白了这一点,往小了说,以后遇到骨科问题你去医院能正确挂号;往大了说,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后面所有的讨论才有了清晰的边界。
你可能觉得:骨科解决的自然就是骨头的问题嘛,这有什么好讨论的?但如果这么想,你就错了。事实上,骨科解决的不单单是硬骨头的问题,而是要面对由骨骼、肌肉、软骨和韧带组成的整个人体运动系统。
1、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运动。这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通过运动,它们能迅速地改变位置,不仅方便寻找食物,还能逃避敌害的攻击。这对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运动,就需要一些基本的要素。就像一辆汽车,要有稳固的支架、澎湃的动力,要有轮胎保证活动,还需要螺丝将各部分连接起来。只有这四个要素都具备,一辆汽车才能正常行驶。
对比到人体,其实也是这样的。要想正常跑跳、自由运动,我们也需要四个基本要素。具体来说,就是骨骼、肌肉、软骨和韧带。这四个部分,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简单来说——我们粗壮坚硬的骨骼,就相当于汽车的支架,支撑着身体,维持一定的形状和外观;数量众多且收缩效率特别高的肌肉,为我们提供持续的动力;
覆盖着软骨的关节面,就相当于汽车的轮胎,可以缓震减压,让我们的活动变得更顺畅;而强韧的韧带,就像螺丝一样,将各部分连接起来,确保各个部件的稳定。
骨骼就像支架一样支撑着身体
有了它们,我们就能自由活动了。比如说,我们日常跑步的时候,这四个要素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都知道,跑步是一个全身协调的动作,需要上半身维持平衡,下半身迈开步子、向前运动。
这时候,脊柱和骨盆的中枢骨骼就相当于一个支架,让我们的身体维持站立、略向前倾;而大腿和小腿上的肌肉群则会依次收缩,为下肢提供动力,使我们能够迈开步子;
膝关节表面覆盖着软骨,它能减小关节处的摩擦,让迈步这个动作变得顺畅;而韧带和肌腱则将骨骼与骨骼、骨骼与肌肉紧密连接起来,确保我们每一步都踏实稳定。就这样,我们就能自由奔跑了。
骨骼、肌肉、软骨和韧带,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少了骨骼,人体就没法支撑;少了肌肉,没有了动力来源,所有的活动也就无法进行;少了软骨,骨头和骨头直接碰撞、摩擦,活动起来会非常疼;而少了韧带的固定,松松垮垮的关节很快就会散架。
到这里,估计你就明白了:
骨骼、肌肉、软骨和韧带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骨骼,只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所以,骨科不仅解决硬骨头的问题,还要处理肌肉、软骨和韧带的问题。
明白了这个问题,你就能彻底告别看骨科挂错号的尴尬了。别小看这个问题,骨科是最容易挂错号的科室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挂错号。
比如说,大腿肌肉拉伤,听起来和骨头不沾边,但因为它和我们的运动系统关系密切,没有它我们就没法运动。
所以你知道,它也归骨科处理;再比如,颅骨骨折,骨头出了问题,听起来是骨科处理吧?但因为颅骨和我们运动关系不大,所以就不归骨科管。其他类似的问题,你都可以按这个标准做判断。
2、运动系统四要素的特点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韧带和软骨这四个要素组成。那具体来说,这四个要素都有什么特点呢?
骨骼——骨骼是一种坚硬的器官,支撑和保护着我们的身体,同时让我们具有运动能力。
成年人一般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而骨科主要处理的,是躯干骨和四肢骨。刚才说了,颅骨和我们运动系统关系不大,所以不归骨科管。
关节处常常有韧带和软骨
肌肉——按结构和功能划分,人体的肌肉可以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骨科处理的,主要是骨骼肌。还是那个原因,其他两种肌肉和我们运动关系不大。
骨骼肌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能根据人的意志自由收缩,从而牵引着骨骼改变位置,让我们完成走路、跳跃,甚至是各种特技动作。
软骨——前面说了,它就相当于汽车的轮胎,具有较大的韧性和弹性。
就拿最常见的关节软骨来说吧,一方面,它覆盖在关节表面,非常光滑,能有效减小骨骼之间的摩擦,方便运动;另一方面,软骨本身又很有弹性,能缓冲跑、跳及其他运动带来的震动和冲击力,保护我们的骨骼和关节。
韧带——韧带,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筋”,和软骨比较像,也是既有弹力又有韧性。
韧带一般附着在相邻的骨骼上,把一块块骨骼连起来,起到了连接和固定的作用。由于它很有韧性,所以能加强关节的稳定性,从而保护关节内的其他结构。
我们可以把四个要素综合起来举个例子:就拿膝关节来说吧,它主要由三块骨头组成——大腿骨的下端、小腿骨的上端以及中间的髌骨,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膝盖骨”。有了这三块骨头,膝关节就有了基本的支撑。
而为了关节能运动得更顺滑,这三块骨头中间有个叫作“半月板”的人体组织,其实就是一块软骨,可以减少骨骼的摩擦和运动对我们身体的冲击。
但是,只有骨头和软骨肯定不行,关节很容易散架啊,于是还需要韧带。在膝关节周围,侧副韧带、交叉韧带等很多条韧带把相邻的骨头连接起来,环绕在骨头的周围,保护关节的稳定。
而在韧带的周围,则是一圈非常强健的肌肉,通过它们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头完成运动。就这样,四个要素彼此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满足人的运动需求。
3、四要素的下限决定运动能力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有个疑问:同样是这四个要素,为啥有的人运动能力很强,有的人就很脆弱呢?这个问题,在骨科医生看来该怎么解释呢?
四个要素彼此分工、密切配合才能满足人的运动需求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在运动的时候,这四个要素是如何工作的。
当我们运动的时候,肌肉最先开始工作,不断地收缩舒张,驱动骨骼活动。运动初期,肌肉的能量储备很充足,所以它在提供动力的同时,还能分担压力,确保关节的稳定。
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压力都被肌肉承担了,骨骼、软骨和韧带上承受的力都不是特别大。
但是,随着活动时间的增加和强度的提高,肌肉很快就会疲劳。肌肉一旦疲劳,就没法分担压力,也就没办法保护其他“三兄弟”了。这个时候,骨骼、软骨和韧带就必须直接面对运动带来的压力。
不过,大家的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后果也大不相同——对于骨骼来说,由于自身强度很大,所以能承担相当一部分的力量;韧带也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所以也能支撑一段时间;
相对来说,软骨耐受负荷的能力是最差的,所以一旦肌肉和韧带的“火力掩护”丧失,超量的负荷压到软骨表面,就会导致软骨磨损、变薄,甚至脱落。
明白了这个过程,我们就能回答刚才那个问题了——对于日常活动量比较大的人来说,四个要素会因为经常的锻炼而变得强大。
首先,这些人的肌肉更加饱满,能提供更加充足和持久的动力;其次,他们的骨骼更强壮,足以承受运动带来的冲击力;再其次,他们的韧带也更坚韧,能更好地保持关节的稳定。
你看,各部分都很强大,所以运动起来得心应手,也就是我们说的运动能力强。
我曾经接诊过一些职业的足球运动员。核磁共振检查发现,他们膝关节内的交叉韧带已经断裂了。但是,没有了韧带的保护,他们的膝关节依然非常稳定,正常走路一点问题都没有。
职业足球运动员膝关节内的交叉韧带已经断裂
这就是因为良好的身体素质加上平日的锻炼,让他们大腿上的股四头肌非常发达,能分担很多压力。所以即使没有韧带,也能维持膝关节日常的稳定。
而对于平时活动量很小的人来说,他们的运动系统就非常脆弱。应付日常活动,比如散个步、上个楼,肯定没问题;但是一旦活动量大一些,压力超出各要素承受的范畴,就会产生各种问题。
现在估计明白了吧——人体运动系统,存在着典型的“木桶效应”:四要素均衡发展,运动系统才最高效运转;而一旦某个要素性能不好,人的运动能力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