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技术博大精深,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射频接收通路的中间通道线传输路径,介绍了不同通道系统的接收通路的区别,同时我们明确了传统模拟接收方式对于信噪比的影响。既然不同种类的线圈对射频接收通路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系统是如何识别出目前连接的是什么线圈呢?这就用到了线圈的Coil ID功能。
1. 磁条记录。这种方法常见于信用卡和老式身份证中使用,使用磁条记录一组2进制数字作为ID。但是这种方式当然无法用在MR系统上,相信大多数MR售后工程师都经历过信用卡消磁的尴尬,在5高斯线附近都会有消磁的可能性,更不要说直接就在磁体内部的线圈了。
2. RFID芯片。也就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门禁卡,原理是芯片靠近读取机时,读取机发出来的电磁波可以读取RFID芯片内的信息。相信看到这里大家也能理解为什么MR系统无法使用RFID了,它同样会发射电磁波信号,有可能会引入RF射频干扰,从而产生Spurious noise。
3. 模拟读取。使用最简单直接的电平高低记录不同的信息,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电压的大小来进行标识。
既然高级的磁记录和射频记录都不能用在MR系统上,那么干脆使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来记录ID,也就是电平的高低。这时又要使用老王多次介绍过的非电量电测技术了,我们知道计算机系统最直接的数据读取方法就是读取电压大小了,那么对于Coil ID这种数据是如何利用非电量电测技术的呢?答案就是利用万用表的原理。
而读取Coil ID的方法类似用万用表测电阻,表头串联一个固定电流大小的电池,电流流过不同电阻的被测物体就会得到不同的电压值,从而对应出被测物的电阻值。
QBC
ODU-A
ODU-B
由于QBC始终连接到系统内的,因此coil id测试通路不需要单独对其进行测量。因此可以看到电源只连接到了ODU-A和ODU-B通路。图中以线圈连接到ODU-B为例进行介绍。
线圈内部使用2个电阻标识自己的ID。要解释使用2个电阻的原因,就要介绍一个数字存储的基本知识,也就是计算机语言的存储进制概念。我们知道系统读取电压值最终是需要使用ADC进行模数转换的,而ADC是有精度要求的
我们不能把精度提的太高,那样虽然可以标识更多的ID数量,但是相应的也容易读取错误相邻两个ID的线圈。当然也不能取精度太低的ADC,那样能读取的ID数量又太小
为了既能满足ID的数量,又能满足可靠性,同时还便于存储,自然想到了与2进制底层计算机语言可以直接转换的16进制。对应到Coil ID上面就是每个电阻对应16个档位,电压值对应16个数字:0,1,2,3…..A,B,C,D,E,F,那么两个电阻放在一起最大的值也就是FF,换算成10进制是255,也就是说系统最多可以支持255个ID。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数字都对应ID,比如将最大值F和最小值0定义为开关,但即使是这样也足够目前大部分线圈使用了。
西家模拟传输系统的Coil Code使用了类似的方法,传输框图如下:
Coil ID其实是MR系统射频接收的基础,系统只有知道了目前正在使用那种线圈,才能更好的进行通路选择以及序列优化。看似简单的线圈身份标识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电路基础理论,值得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