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医疗装备研究院
努力做中国最好的高端医疗器械智库

【懋式百科全书】射频脉冲带宽及其应用

射频脉冲带宽和采集带宽不同,该参数决定了激发质子的频率范围,实际上在成像中非常重要。

说起带宽(bandwidth, BW),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在MRI扫描中的相关参数。如果不做特殊说明,MRI中提到的带宽,一般是指接收带宽(receiver bandwidth, RBW)或者采集带宽。
前文链接:水脂位移与采集带宽
采集带宽主要是指系统读出磁共振信号的频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能够采集的采样点数。

4ffce04d92a4d6c-85

                                               图1:采集带宽和信噪比及化学位移程度相关
我们知道MRI成像离不开射频脉冲。
前文链接:MRI基础知识——射频脉冲

在1.5T的磁共振中,根据拉莫尔方程,氢质子的进动频率为42.577MHz/T×1.5T≈64MHz。射频(Radio Frequency, RF)脉冲(写作RF脉冲)频率如果刚好等于64MHz,则可以激发氢质子产生共振。

然而再理想的射频脉冲其频率也不可能是单一一个,实际情况是射频脉冲的频率存在一个范围内,我们把射频脉冲的频率范围称为带宽。比如,射频脉冲的频率范围为63.5MHz~64.5MHz,它的带宽则为64.5MHz-63.5MHz=1MHz。

理论上讲射频脉冲带宽是一个参数,为什么不放在参数里讲或者写入磁共振参数的故事?这是因为大部分MRI操作系统并不允许用户直接修改射频脉冲带宽,因此这个参数被很多老师忽略了。

射频脉冲带宽对于MRI成像非常重要,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射频脉冲带宽可以决定扫描层厚。

前文链接:磁共振扫描选层及层厚

射频脉冲带宽越大,理论上包含的频率范围就越大,激发的层厚就越厚。

4ffce04d92a4d6c-86

                                                      图2:射频脉冲带宽决定扫描层厚
上图中射频脉冲带宽决定扫描层厚主要是指2D序列,3D序列的话则是硬脉冲直接激发一个容积,然后再进行三个方向编码。当然,除了射频脉冲带宽,梯度场大小也会影响2D激发的层厚。
前文链接:磁共振2D和3D扫描序列的区别
一个RF脉冲持续时间越长,经过傅里叶变换后,其频率范围越窄,也就是发射带宽越窄,这种脉冲我们称之为软脉冲。RF脉冲范围窄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是激发的氢质子进动频率范围就少。结果就是激发的区域小,选层更薄,更能够进行高空间分辨率扫描。
一个RF脉冲持续时间越短,经过傅里叶变换后,其频率范围越宽,这种脉冲我们称之为硬脉冲。硬脉冲由于RF脉冲带宽大,激发的范围理论上比较大。比如,磁共振中的3D序列,其实是激发一个容积,然后在两个方向进行相位编码。所以,3D序列的RF脉冲一般是硬脉冲。
了解了RF脉冲带宽的知识当然不仅仅限于激发层厚,实际上很多图形质量都和RF脉冲带宽有关。
比如大家都知道在3T的MRI中,有时候即使采用3D STIR进行脂肪抑制也不一定压脂均匀,这一点在臂丛神经成像的时候尤为突出。而1.5T的STIR一般压脂均匀,这又是为什么呢?
前文链接:磁共振周围神经成像技术MRN(二)
其实还是射频脉冲带宽的问题。比如,在飞利浦3T的MRI设备上,3D STIR序列默认的180°反转IR脉冲的带宽为700Hz。这个带宽粗略一看比较大,实际上对于磁场不均匀或者飘变比较大的区域是不够的(其他厂家也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我原来讲过,有些老师可能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在1.5T中,STIR反转脉冲700Hz的带宽就足够了,而3.0T则可能不够。画一个图就非常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了。
3.0T中,根据拉莫尔进动频率和水脂化学位移计算,水和脂肪组织的进动频率差异大概为440Hz。则我们来做个图看看什么情况。

4ffce04d92a4d6c-87

                                             图3:3.0T水-脂肪组织进动频率大概相差440Hz
以水的中心频率为0,则脂肪组织比水进动频率慢440Hz,为-440Hz。
STIR序列的IR脉冲的带宽为700Hz,一般都是找水的中心频率,则可能出现脂肪组织没有被IR反转脉冲覆盖而导致脂肪抑制不彻底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4ffce04d92a4d6c-88

                                           图4:以水为中心频率,STIR序列的IR反转脉冲
刚好以水为中心频率,IR反转脉冲带宽只有700Hz,则脂肪组织不能够被完全反转,压脂不彻底。
1.5T则由于水脂位移变小了,IR反转脉冲700Hz的带宽足够把水和脂肪组织都反转。

4ffce04d92a4d6c-89

                                                          图5:1.5T水脂化学位移频率变小
如图5所示,1.5T由于水脂化学位移频率变小,只有220Hz。STIR序列中,以水的频率为中心,IR反转脉冲700Hz的带宽足够把水和脂肪全部反转的,所以1.5T中进行颈部或者臂丛扫描压脂是均匀的。
因为这个原因,为了在3.0T上进行良好的脂肪抑制,比如飞利浦就采样了其独有的NerveView STIR序列。实际上该序列就是把IR反转脉冲的带宽调整为2500Hz。这么宽的带宽,即使局部磁场不均匀导致水和脂肪化学位移范围拉大,也能够保证IR反转脉冲可以把它们统统反转。

4ffce04d92a4d6c-90

                                                    图6:NerveView的反转脉冲带宽大
颈部脂肪抑制彻底是做好臂丛神经的关键因素。

4ffce04d92a4d6c-91

       图7:采用3D NerveView做的不打药臂丛神经(图片由中南大学湘雅三院的廖云杰老师提供,特此感谢)
上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臂丛神经成像。怎么看出是打药扫描的还是非打药扫描的?前面有一篇文章专门说明了技巧。
前文链接:回答读者问题集锦(九)
一个RF脉冲带宽除了能够影响图形质量和脂肪抑制效果,还可能影响其他成像效果。
从上面的STIR序列的IR脉冲带宽我们可以看出,在RF脉冲配合梯度场的作用下,可以达到选择层面和层厚的效果,也就是空间选择。而如果RF脉冲激发的时候,不施加梯度场,则脉冲带宽包含一定频率范围,就可以进行频率选择,比如选择性的激发水或者脂肪。这种频率选择被称为精细选择。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本来水和脂肪组织的化学位移差异就只有3.27ppm,在1.5T中换算为频率也就是220Hz。而如果施加了梯度场,空间位置不同,梯度场产生的频率差异可能都不止220Hz。所以,施加了梯度场后,RF脉冲带宽主要是进行空间选择。
例如我们熟悉的T2 FLAIR序列,其180°反转脉冲实际上就是把水和脂肪组织都反转,没有进行精细的频率选择,而其带宽主要决定反转的层厚范围(空间选择)。
知道了这一点,大家可能会理解有一个脂肪抑制序列叫做SPAIR,也就是180°选择性的反转脂肪组织,为什么其SPAIR TR定义不是两个180°IR脉冲的时间间隔而是一层到一层的时间间隔。因为180°IR脉冲选择性的进行了频率选择(脂肪组织),其空间选择就没有了,SPAIR序列的反转脉冲是所有层面都反转。
前文链接:磁共振序列的故事(二十五)——SPAIR序列的TR及TI设置
4ffce04d92a4d6c-92
                                                         图8:SPAIR序列的TR定义
有老师思考了问题会问,你不是说选择了空间范围(加梯度选择层面)就不能精细选择频率。那STIR序列的反转脉冲怎么解释,2D的STIR脉冲选择了层面,那理论上不应该出现频率选择不够导致脂肪不能被彻底反转。
这个问题非常好,前面举的STIR的例子是在臂丛神经成像中。大家注意哈,臂丛神经成像我们用的一般是3D STIR序列。3D序列是硬脉冲,不存在空间选择(选层),所以因为3D序列的反转脉冲实际上如果带宽不够,是会导致频率选择不准的。而2D STIR不会有这个问题。
当然,说了这么多,还是补充一下,有没有射频脉冲既能够进行空间选择、又可以进行频率精细选择呢?答案是有的。在周晓洪教授主编的书籍Handbook of MRI Pulse Sequence中,提到了这种特殊的脉冲。这种脉冲叫做Spatial-Spectral RF pulses,简称SPSP脉冲。原书中对SPSP脉冲的描述是
SPSP RF pulses excite magnetization that has both a specified slice location and a specified spectral content.

当然要理解SPSP脉冲如何能够同时选择空间和频率还是比较难的,这里不深入讲解了。
讲这个是为了说明,学习MRI一定要深挖和深入思考。频率选择大家知道,空间选择大家也知道,但是大家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对于2D扫描序列,RF脉冲的带宽主要决定空间选择(层厚和层位置)。再举几个例子加深对于RF脉冲带宽的理解,比如在心脏黑血成像中,一般采用的是双反转黑血技术。
前文链接:磁共振序列的故事(十五)——双反转序列

由于不同心动周期,心脏本身在搏动和跳动,心肌的位置可能不同。也就是在层厚固定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本身会运动,导致采集层面心肌是不同的。所以进行黑血序列的时候,非选择性的黑血脉冲层厚(范围)必须要设置得厚一点。

4ffce04d92a4d6c-94

                                              图9:非选择性黑血脉冲层厚对黑血效应影响很大
如上图所示,A代表当非选择性的黑血脉冲层厚比较薄的时候,此时进行扫描则心脏由于搏动,心肌的位置可能会发现变化,导致黑血脉冲层厚和采集层厚不匹配,这样血液抑制效果可能会受影响。增加黑血脉冲层厚(C),则即使心脏搏动,采集层厚也在黑血脉冲层厚范围内,黑血效果得以保证。
非选择性黑血脉冲的层厚一般设置得大,则需要增加非选择性黑血脉冲的带宽。
和这个道理同理的在进行头颅T2-FLAIR序列的时候,一般会要求两次以上的分包采集,这是为什么呢?
前文链接:磁共振序列的故事(十)——T2 FLAIR序列

考虑脑脊液流动,T2 FLAIR的反转脉冲为了保证充分反转流入的脑脊液,其反转脉冲层厚应该越大越好。

而如果分包越多,package越大,则系统会使得T2 FLAIR序列的IR反转脉带宽越大,层厚越厚。

4ffce04d92a4d6c-93

                            图10:180°反转脉冲的层厚应该大,保证流入的脑脊液也被提前反转
为什么分包(或者叫分次采集)了,IR反转脉冲的带宽就可以变大,层厚和范围就可以变大呢?
这是因为,假设我们就使用一个package,一次采集完。180°反转脉冲带宽大了,效果的确可以使得大范围的脑脊液被反转。但是邻近层面的有用脑组织也被反转了,导致了层间干扰和信号饱和。因此,只有增加package,才能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得IR反转脉冲在大的范围的情况下不会对90°激发脉冲相邻层面产生层间干扰。

4ffce04d92a4d6c-95

                                      图11:package越大,T2 FALR序列脑脊液抑制越好
为什么分包(或者叫分次采集)了,IR反转脉冲的带宽就可以变大,层厚和范围就可以。
前面讲过,为什么没有把RF脉冲带宽列入参数的故事系列,是因为大部分MRI设备上,用户并不能够直接调整射频脉冲带宽大小。
需要知道RF脉冲带宽主要影响的是激发的频率范围,而这个范围在精细选择扫描的时候和水脂进动频率范围有关联。在非精细选择的时候则和层厚相关。
因此用户在选择扫描层厚的时候,实际上系统也在调整RF脉冲带宽和梯度场大小。这样也等于间接调整了RF脉冲带宽。
(此内容仅为医学影像专业人士提供学术技术交流和参考,不构成任何诊断或治疗建议。)
参考文献
  1. Bernstein MA, King KF, Zhou Joe XH. Handbook of MRI pulse sequence [M].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04.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懋式百科全书】射频脉冲带宽及其应用》
文章链接:https://www.qixiezhixin.com/6540.html
本站所有非原创内容均来自转载或分享,仅供学习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来信告知,将立即配合删除。Email:qixiezhongguo@qq.com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